我所张帅律师受邀赴上海财经大学ESG论坛作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9-27
近期,由上海财经大学富国ESG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ESG学术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圆满举办。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主任许年行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青原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富国ESG研究院院长、公共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教授等200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参加了本次论坛。我所张帅律师受邀参会并在法学院分论坛开展了主题讲座。
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进行的ESG的跨领域法律实践与制度创新主题分论坛中,张帅律师对其与辽阳市检察院韩曜旭检察官共著的《AIGC赋能ESG合规》论文展开宣讲。张律师以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和“碳中和”目标提出为背景,深入剖析了中国ESG合规监管体系与欧盟框架间的差异,并特别邀请了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助理教授乔聪睿博士以及乌德勒支大学法学院汤姆斯瓦特教授,共同对欧盟在2022年至2024年可持续领域立法内容以及欧盟对全球南方企业可能引发的不平等效应进行了详尽分析,激起了广泛共鸣。
张帅律师结合两位外国专家的发言以及韩检察官的论述,从执业律师特有的实务立场和问题导向作出总结发言,提出了中欧ESG监管领域的“两个现实,一项判断和四条举措”。
“两个现实”:一是中欧在ESG监管领域的差异和矛盾究其实质是西方人权话语体系与我国企业管理话语体系的“鸡同鸭讲”,二是西方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谓“高风险地区”在ESG合规领域采取所谓“更加审慎”的态度,实际上形成了新的非关税壁垒,成为了贸易战的工具。
“一项判断”即西方国家以企业母国宏观的所谓“人权记录”为标准对微观上企业的ESG审查作区别对待,这种实践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
“四项举措”:一是通过欧盟相关公平机制,如汤姆斯瓦特教授所在的FCSRI (Fai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与海外同仁务实合作,积极影响海外标准以更为公平的方式对我执行;二是多部门协同,除了目前积极参与的财税金融口,还须协调法律界,尤其是法律监督机关,探索建立企业ESG合规监管第三方评估鉴定机制,由司法主导,民间专业力量参与,共同强化我国企业ESG报告外部鉴定的权威性,并通过相关国际合作部门与海外相关监管部门积极协调,形成互认机制;三是在目前财会专业人员惯用的数字化、结构化的ESG报告方法论体系之外,由执业律师通过尽责报告式的田野调查方法,以社会学方法论非数字化、非结构化的模式,补强既有报告模式的局限性;四是通过韩曜旭检察官提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新技术手段,应对规模以上企业ESG报告大数据抓取的透明性和可靠性挑战。
现场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点评专家对张帅律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赞赏,专家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围绕AIGC技术在不同行业ESG实践中的可移植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算法偏见及其对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丰富了论文的内涵,也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该论文作为声驰“律师如何赋能涉外企业ESG合规”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次汇报不仅是声驰在ESG合规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声驰律师致力于专业研究,积极践行“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使命的有力证明。此次跨学科、跨国界的深度交流,深化了声驰律师对ESG合规管理复杂性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视野,为声驰未来在ESG领域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全球ESG标准的不断演进,声驰将持续关注前沿趋势,致力于开发更多创新方案,在更广阔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